李秀香代表:
您提出的正规的体育投注app: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,助力群众增收”的建议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一、基本情况
近年来,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,我县按照省委“四优四化”的要求,根据我县农业区域资源禀赋、生态条件、产业基础,因势利导,发挥优势,突出重点,推进“布局区域化、生产标准化、发展产业化、经营规模化”,着力打造“2+n(即优质小麦和优质花生+高效种植业、特种养殖业、乡村旅游业等)”的优势特色农业结构。
1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
结合国家小麦产业园建设,对僧固乡、司寨乡、王楼镇、石婆固镇、潭龙办事处、塔铺办事处,榆林乡、魏邱乡、胙城乡、文岩办事处部分村共218个行政村,涉及耕地面积55.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整体推进。其中绿色小麦45万亩、有机小麦3万亩。
2、建成5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花生生产基地
基地覆盖丰庄、王楼、石婆固3个镇,马庄、魏邱、司寨、僧固4个乡,塔铺(原归属石婆固镇)、潭龙(原小潭乡)、文岩(原城关镇)3个街道办事处共10个乡(镇)和街道办事处。基地实现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生产、规模化经营、品牌化发展。建成10万亩高产花生种子生产基地,年均引进新花生品种5个以上,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花生品种1-3个进行品种示范,同时用于下一年度推广应用。确保我县种植的花生品种永远处于领先地位。以申报高油酸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为契机,2025年前在马庄乡建立5万亩高油酸花生生产基地,提高花生品位。
3、特色种植业
以僧固乡、石婆固、王楼、马庄、东屯5个乡镇设施蔬菜种植村为基础,发展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1.5万亩,总产达到20万吨;以潭龙街道办为基础,建立胡萝卜生产基地10000亩,产量达到4万吨;以石婆固镇、魏邱乡为基础,发展食用菌500亩,产量达到4500吨;胙城乡、塔铺街道办重点推广脱毒红薯、黄心红薯、紫心红薯等新品种;东屯镇扩大鲜桃、莲藕种植面积;扩大丰庄镇菊花种植规模;以石婆固镇、塔铺街道办为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;以石婆固史庄西瓜为依托,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西瓜种植。建立一批果园、花园、菜园,注重生态绿色,发展休闲观光农业,拓展农业旅游休闲功能,不断发掘“农业+”新模式。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。
二、工作做法
一是实施政府主导。延津县政府根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,因势利导,先后出台了产业发展、财政金融、科技发展等一系列政策,制定整体规划、设定发展目标、搞好全程服务、营造营商环境,通过设施租赁、财政贴息等方式,引导企业轻装上阵,主导参与。
二是保障设施用地。在乡村特色产业创建过程中,如发展花生加工仓储,需要建设用地的,一律按设施农用地政策执行,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,可以优先办理。
三是加大金融支持。一方面政府通过深化金融扶贫模式,积极推广“四位一体”共担模式、“政银保”合作模式、“政银企”互助模式、“政融保”互惠模式以及争取国开行、农发行等开发性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,保障乡镇、村集体及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、一村一品的资金需求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,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作物种植保险,有效防范和降低农业生产过程种的自然风险。
四是创建管理体系,为创建特色产业提供决策。一是依托省级龙头企业组织、协调、促进全县特色农业种植管理科学化。二是搭建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新品种创新、研发、成果转化平台,推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种推广繁育能力。鼓励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建立农业科研机构,支持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联合创办新产品、新工艺的研发机构,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科学化产业化;三是加大政府支持,组织科技特派员、专家、技术人员和农民互动,形成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,鼓励和引导各层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特色产业创建及打造活动。
三、下步工作计划
一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、科学谋划乡村特色产业。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,以乡镇(街道)为单位按照片区理念因地制宜编制规划方案,一村一策细化措施,逐村理清资源禀赋、发展路径、产业项目、资金来源、预期效益、收益分配等,发挥比较优势,强化品牌建设,打造特色产业。
二是扩宽农民增收渠道、打造联农带农产业链条。做实“土特产”大文章,大力发展绿色、特色农产品种养,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,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打造粮食、畜禽、油料等7大产业集群,种业、现代食品、农文旅、商贸物流等20条乡村富民产业链,扶持每条产业链培育1-3家“链主”企业,高质量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,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,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。培育龙头带动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、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通过保底分红、入股参股、服务带动等方式,与农民分享产业链增收收益。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模式,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农户节本增收。
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宽度、建强兴村富民“头雁”队伍。大力实施“雁归工程”,将“懂经营、会管理”作为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标准,拓宽选人视野,以本村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、大学毕业生为重点,加强源头储备。以村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,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。及时调整撤换不胜任不作为不称职的村干部。持续加大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,组织开展乡村振兴、优质农产品种养技术、农村电商等专业培训。
四是调整农业结构,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。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、庭院经济、林下经济、民宿经济等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。加快特色农产品初加工车间、共富工坊、特色手工业基地建设,收集并建立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、村级供需清单,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村。加大稳岗就业支持力度,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。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,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施工队伍进行建设,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。
五是引导流转走向、增强流转实效,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土地保障。重点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规模效益大、产业关联度高、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,通过村级组织协调、农户协商相结合的办法,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,发展特色农业,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,加速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“入股”机制,积极推行“股份+合作”方式,引导农户以农村土地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,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。探索建立农民“底金+股份分红+劳务收入”的利益保障和收益动态评估增长成效机制,切实保障农民权益。
六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持、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保障。积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、农机具、大棚设施、活体畜禽等抵押贷款,支持金融机构持续开展“整村授信”。鼓励县农行、农商行、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中原农谷科技成果转化、村集体产业发展、农户生产经营需求等,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,提供信贷支持。依托新型“政银担”合作模式,加大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融资支持,用好中新融资等各类涉农担保公司特色金融产品。
最后,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,也希望您能继续关心我县农业工作的开展,提出更好正规的体育投注app的意见和建议,推动我县农业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。谢谢!
延津县农业农村局
2025年5月28日
豫公网安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