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管好乡村集体“钱袋子”,破解集体土地“游离失管、效益难显”问题,榆林乡聚焦“摸清底数、规范管理”两大核心,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一是多维排查,厘清游离土地真底数。坚持“全域覆盖、精准识别”,成立由政府牵头,农业、综治及各村“两委”干部组成的排查小组,逐地块丈量、追溯土地归属,避免“漏登漏管”;发动群众主动申报自家或周边未纳入集体管理的土地,成功排查出“边角地”“撂荒地”等游离土地。对排查出的土地,逐一登记位置、面积、现状及问题类型,建立动态台账,确保每块土地“身份清晰、去向明确”。二是闭环管理,守住集体土地管理权。将所有收回土地统一纳入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台账,由农办专人负责建立“一地一档”管理体系,实时更新土地使用状态、流转交易进度及合同履约情况,并每月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土地台账明细与变动记录,设置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,杜绝“再次失管”。三是规范挂牌,实现集体土地高收益。严格按照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原则,将收回土地统一上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对拟流转土地进行权属复核、价值评估,明确流转方式、期限、底价等核心信息,形成完整流转方案;通过官网、公示栏同步发布挂牌公告,明确报名时间、竞价规则,全程邀请纪检、村民代表参与监督,杜绝“私下交易”;流转成功后定期跟踪土地使用情况,确保受让方按合同约定利用土地。同时明确土地收益全额纳入集体账户,专项用于乡村建设发展。
截至目前,该乡已排查收回游离失管集体土地142.1亩,全部完成规范化登记,通过公开处置142.1亩,为乡村两级增加集体收入111611元。下一步,榆林乡将持续深化排查成果,健全土地长效监管机制,让闲置土地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“增收地”。
豫公网安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