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14号提案的答复
来源:延津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7:17:55 浏览量:35 字号:

马海朋委员:

您提出的“关完善信用体系。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,提高信用消费的便利性和安全性,增强消费者的信用消费意愿”的提案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正规的体育投注app: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,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我县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优化信用环境;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,提升信用消费便利性与安全性,增强消费者信用消费意愿。促进消费增长,以消费促发改,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
(一)强化制度保障,构建县域个人信用体系

1、完善政策体系

   制定《延津县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文件》、《延津县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》等制度文件,明确信用信息采集、报送、评价、应用及修复机制,覆盖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、社会诚信等领域。  

2、优化信用平台,实现个人信用数据共享

我县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管理平台,同时实现市县信用平台一体化建设,归集个人与单位用水、用气、采暖、医保、社保等信用信息,归集共享信用数据总量1039余万条,其中基础数据526余万条,信用承诺509万余条,双公示3.8万余条,实现跨部门信用信息互通。  

3、设立联合奖惩系统,提供信用核查服务

设立联合奖惩系统,提供个人信用查询服务,累计查询量突破34万人次。  

(二)优化信用应用场景,提升消费便利性

1、金融信贷领域

   县建设银行、农行、农商行、邮储银行等出"信用消费贷"、"信用惠农贷",对高信用用户提供最高20万元低息贷款,审批时间缩短至1天,累计发放贷款5亿元,惠及农户及小微企业3000余家。  

2、民生消费领域

在县域商超、酒店、图书借阅等领域推广"信用免押",覆盖70%以上商户,累计减免押金超1500万元,消费者投诉率下降30%。  

试点"信用+医疗",信用良好的居民可享受"先诊疗后付费"服务,惠及群众1.1万人次。  

3、农户信用体系建设

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开展"信用村""信用户"评定,对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农资赊销、惠农补贴优先发放等激励措施,县支行以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内置评分机制为依据,根据系统评分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,完成农户的信用评价工作。被评定为3A+级信用户4259户,3A级信用户18240户,2A级信用户11344户,1A级信用户76640户。通过三信评定信用户110357户,评定信用村316个。在日常发放农户贷款时,信贷人员将农村信用信息系统的使用纳入到部分农户贷款的审批中。目前,各部门累计查询2705次,政府部门查询1180次,金融机构查询1525次。根据统计,信用消费贷款233笔,金额1843.34万元。  

(三)强化风险管控,保障信用消费安全  

1、建立信用信息保护机制与风险预警机制

   制定《延津信用平台个人及市场主体信息保护制度》和《正规的体育投注app:切实加大信用信息安全和个人及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力度的通知》等文件。依托数据分析,对异常借贷、恶意拖欠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测,累计拦截高风险交易600余笔,涉及金额1100万元。  

   联合公安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"打击信用欺诈专项行动",查处违规套现、虚假征信等案件14起。  

2、健全信用权益保护机制

   在发改委设立信用纠纷投诉电话,提供信用修复、异议申诉等服务,累计处理信用纠纷230件,修复信用记录200人(户)次。  

   开展"诚信宣传月"活动,组织金融知识讲座、反诈宣传诚信宣传进社区,覆盖群众2万人次。  

(四)加强宣传引导,提升信用消费意愿

1、信用激励政策落地

对信用良好的用户提供消费折扣、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福利,带动县域信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5%。    

2、营造诚信社会氛围

通过市信用网站、县融媒体中心、县信用网站、乡村宣传栏、微信群等渠道宣传诚信典型案例,曝光失信行为,累计发布诚信宣传报道300余篇,网络阅读量超50万次。  

开展"诚信示范商户"评选,对守信企业给予政策扶持,已评选诚信商户200余家。    

(五)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
(一)深化信用数据整合

2025年底前实现政务、金融、市场信用信息全量归集。  推动乡镇信用服务站建设,确保农村信用数据采集全覆盖。  

(二)拓展信用应用场景

探索"信用+旅游""信用+教育"等新模式,推出景区信用购票、教育分期等服务。  

(三)优化信用服务体验

加强政策信用修复宣传,简化信用修复流程,强化失信惩戒,维护市场秩序。     

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。我县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,创新信用服务模式,筑牢信用安全防线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  

 

 

 延津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 2025年8月14日